隨著供應激增需求面卻未跟上成長,中國開始出現「電動車墳場」。
從杭州到南京,中國多地出現大量廢棄的電動車,這些車輛可能是在叫車平台倒閉後被遺棄,或是隨著車廠不斷推出性能更好、行駛里程更長的電動車,逐漸被淘汰。這反映出資本湧入新興產業時,可能面臨的產能過剩、浪費,同時也成為電動車快速進步的一個「奇怪的里程碑」。
這被遺棄的車輛,大多是搭配電池的簡易電動車,充電1次可以行駛約100公里,他們多半是2010年代中期出廠,當時中國政府祭出慷慨的補貼,吸引數百家汽車製造商跨足電動車領域,並由不太關心長期品質的叫車平台大量採購。
JSC Automotive資深分析師指出,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發展初期,交車量主要是由共享汽車車隊所推動,只有很少量的消費者會選擇購買他們。這些車輛主要由叫車平台買下,並出租給用戶。
這種需求推動了電動車產業,自此開始,呈指數級成長。中國目前在全球電動車領域處於前段班,去年生產約600萬輛電動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幾乎佔國內銷售新車的3分之1,佔全球現有電動車總量的60%,在北京的支持下,中國也有最廣泛的充電基礎設施。
不過,光速發展下也造成了大量的衝擊,現在民眾只需花費大約1萬美元(約新台幣31.6萬元)的價格,就可以買到充電1次可行駛300公里的新型電動車,因此,大量舊款電動車被淘汰,而許多率先採用電動車的叫車公司已經倒閉,中國目前約100家電動車製造商,遠低於2019年的500家左右。5年來,有近400家電動車企退出市場。
根據中媒報導,杭州市政府已誓言要清除各地囤積的廢棄電動車,但《彭博》記者實地走訪,仍可在杭州餘杭區、西湖區看到不少停滿廢棄電動車的地方,其中更有車輛因為停放太久,周圍已雜草叢生。
在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2020年初進入中國,並開始在上海廠投產之前,中國生產的多數電動車尺寸較小且品質低劣,面對選擇多樣的燃油車消費者而言,電動車幾乎沒有吸引力。
為推動電動車普及,中國政府在2000年代末期開始為每輛車提供高達6萬人民幣(8400美元)的補貼,並在幾個主要城市限制燃油車數量。汽車製造商扶植、創立了多家叫車新創公司,這些新創反過來也成為電動車產品主要買家。
2010年代中期,中國擴大了支持採用電動車,並推動了信用體系,獎勵生產電動車的製造商,同時也開始出現企業鑽漏洞,透過偽造不存在的電動車紀錄騙取補貼,例如生產不含電池的車殼,或是不符合規格的電動車。中國官媒《人民日報》在2016年揭露,有數十家公司騙取超過93億人民幣(13億美元)的補貼。
2019年,北京開始大幅削減國家針對購買電動車的補貼,許多叫車公司被政策轉彎打得措手不及,在毫無準備下嚴重影響這些公司的現金流,也是從那一年開始,「電動車墳場」開始引起大眾關注。
惠譽中國企業研究總監楊菁表示,計程車公司和車隊營運商在當時的採用,確實讓消費者了解電動車是安全的替代品,促使製造商在沒有實際消費市場的情況下仍著手投資相關技術,為廣泛的需求奠定基礎。隨著電動車推陳出新,這些舊款電動車被埋葬也不足為奇。
大量電動車被遺棄也衍生出額外的環境疑慮,舊款車型被快速淘汰,可能會抵銷電動車作為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效益,因為製造電動車產生的碳排更大,且可能還要再到幾年後,電動車才會比燃油車更佔優勢。另外,這些廢棄電動車結構使用的鋼鐵、電池含有鎳、鋰、鈷等關鍵金屬是否能回收重複利用,也是外界關注的一大焦點。
隨著電動車墳場受到矚目,也讓不少人回憶起中國幾年前的「共享單車泡沫」,《大西洋》(The Atlantic)雜誌在2018年曾報導過,中國多個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廈門街頭出現大量廢棄單車。
報導指出,共享單車2017年在中國興起,數十家公司搶佔市場,將數百萬輛色彩鮮艷的共享單車放上城市街道。然而,成長速度遠遠超過需求,使這些城市不堪重負,基礎設施尚未準備好應對突然湧入街道的大量共享單車。用戶會將自行車停放在任何地方,甚至隨意拋棄,導致共享單車堆積,堵塞了原本就已相當擁擠的街道、小巷。
各地政府迅速採取行動限制成長,並規範產業,使得一些規模過大、太早切入市場的公司陸續倒閉,共享單車熱潮成曇花一現,他們提供的大量共享單車在空地堆積灰塵,大量被扣押、廢棄和損壞的單車已成為許多大城市的常見現象,在泡沫破裂後,留下成堆的碎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