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近期遭到諸多逆風,除了出脫愛爾蘭一座晶圓廠及Arm股權外,海外設廠計畫也擱置,同時計畫分拆IC設計、晶圓代工,還傳出計劃將3奈米以下晶片製程轉移給台積電代工。外媒直言,英特爾的慘況粉碎了季辛格 (Pat Gelsinger) 於2021年接任執行長時所提出的復興計畫。
《彭博》報導,英特爾自從8月初公布災難性的第二季財報後,導致股價暴跌,並粉碎了季辛格在2021年接任執行長時,啓動轉虧爲盈計劃的最後一絲信心。
英特爾除了宣布裁員1.5萬人外,還包括縮減數十億美元設廠計畫、出售子公司、甚至將該公司的核心業務分拆爲獨立公司,並暫停配息,希望藉此推進營運模式轉型,扭轉晶片製造業務長期虧損的局面。
報導指出,英特爾曾在半導體行業佔據了數十年的主導地位,而且已成爲拜登政府重建美國國內半導體產業計劃的核心。如今,這家公司的未來岌岌可危。
事情本不應該走到這一步。英特爾爲數據中心製造晶片的優勢,本應使其在AI熱潮中處於有利地位,但該公司生產用於訓練AI模型所需晶片落後,使其幾乎完全錯過這波AI熱潮。英特爾正面臨連續第三年出現銷售額萎縮,預計2024年營收爲520億美元,僅爲2021年的70%。股價今年以來已下跌逾60%,是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表現第二差的。
這對季辛格是一大挫折,他接手英特爾是爲了應對前任執行長領導下多年停滯,所帶來的生存危機。當時,英特爾在最先進晶片的生產方面落後於競爭對手,推遲發布關鍵產品,並公開考慮將其最先進晶片的生產外包,對於一家擅長製造晶片的公司來說,承認失敗實在是難以想象。
季辛格承諾通過改造先進晶片製造工廠的運營,讓英特爾重返榮光。他預計,英特爾不僅會在與輝達等IC設計公司的競爭中取得成功,在代工領域也可以與台積電競爭。然而,現實很殘酷,這項計畫在近年來變得更加艱鉅,英特爾不僅在製造先進晶片領域落後於競爭對手,在一些基本領域也節節敗退。
黯淡的前景表明一件事情,即英特爾現有業務的表現不夠好,不足以讓該公司藉由花錢取得優勢。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董事會本週正在考慮的方案旨在幫助公司找到更穩固的財務基礎,即使這意味着縮減其雄心。目前還不清楚哪些措施,且所有可能性都面臨着現實障礙,因為英特爾董事會尚未收到任何潛在買家對公司的部分業務或全部收購要約。
報導認為,儘管英特爾面臨關鍵時刻,英特爾董事會不打算討論換掉季辛格,大多數英特爾內部人士認爲,季辛格是在損害已經造成之後才接掌公司的。英特爾投資者Gabelli Funds投資組合經理Hendi Susanto表示,季辛格創造了一種預期,很難想出誰能做得(比季辛格)更好。
無論本週董事會作出何種結論,是縮減海外設廠計畫,還是分拆IC設計、晶圓代工,抑或出售子公司,對曾經輝煌的英特爾來說,都讓人唏噓不已。
英特爾今年以來市值已經慘跌60%,美媒報導,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日前向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求救,並對美國企業嚴重依賴台積電表示「失望」。
英特爾在蓬勃發展的人工智慧市場中仍努力尋找出路,同時在美國積極建造晶圓廠。英特爾目前正在美國4個州建設工廠,以尋求更多轉型為代工企業,為其他供應商製造晶片。
今年早些時候,英特爾從拜登政府獲得高達85億美元(台幣2714億元)的晶片(CHIPS)法案資助,並可能從該法案中獲得額外的110億美元(台幣3513億元)貸款,該法案於2022年通過。一位高級政府官員告訴CNBC,美國政府預計今年底發放款項。
據知情人士透露,鑑於台灣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增加,雷蒙多與一些公開市場投資者舉行會議,強調美國晶片製造的重要性。知情人士表示,雷蒙多意識到擁有一家可以生產人工智慧晶片的美國代工廠,將帶來的經濟效益。
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董事會本週將召開會議,討論該公司的重組計劃,包括可能將其設計業務從代工廠中剝離出來。
輝達幾乎所有尖端晶片都在台積電生產,台積電也是 輝達、蘋果、亞馬遜、Google和博通的主要製造商。多年來,人們一直擔心中國可能入侵台灣,這給美國晶片產業帶來巨大風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