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京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得到許多拉美及東南亞國家配合,興奮高喊要推翻美元霸權,慘遭中國學者吐槽,直言Fed暴力升息以來,新一輪美元荒開始在世界各地湧現。缺美元國家與「非美國家」做生意時,當然樂意不用美元結算,因為它根本就沒有美元,甚至缺美元還債。加上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匯率不能自由浮動,若巴西手中人民幣還有剩餘,可能會在國際外匯市場賣出,換取美元,這種操作的本質是「做空人民幣」,結果很明顯,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

上海首席經濟學家金融發展中心戰略研究所所長趙建表示,美國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升息及縮表,導致全球出現美元荒。很多美元儲備流失過多的脆弱國家,不得不用其他貨幣結算,這讓很多人興奮驚呼美元體系末日到了。

趙建說,這種看法片面激進、不準確。一個很簡單的現象足以證明不是去美元化,而是缺美元,那就是美元指數維持強勢,且美元在國際貿易結算和外匯儲備佔比最近兩年不降反升。

根據SWIFT數據,2023年1月份各國貨幣在國際貿易中的支付份額,美元佔比40.12%、歐元佔比37.88%、英鎊佔比6.78%、日元佔比3.15%,人民幣以1.91%的份額排名第五。2021年同期,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支付佔比為38.26%,人民幣的支付佔比為2.42%。可見,在一片「去美元化」和「人民幣將取代美元」浪潮中,人民幣支付比重反而下跌21%,美元逆勢上漲近5%。

趙建直言,去年美國暴力升息以來,又一輪美元荒開始在世界各地湧現,缺美元國家與非美國家做生意,當然樂意不用美元結算,因為它根本就沒有美元,甚至還缺美元歸還一大堆債務。

例如巴西對中國出口大豆、鐵礦石獲得人民幣後,立即用人民幣買中國的電動車、機電和日常生活用品,人民幣沒有進入巴西的國庫形成儲備貨幣,離岸人民幣也沒有增加,這個交易不過就是「以物易物」。假如巴西手中的人民幣還有剩餘,很可能會在國際外匯市場中賣出,換取美元。

趙建認為,這些國家用人民幣兌換美元的目的可能有兩個,一是還美元債務,或者保持儲備資產的價值穩定。因為美元最近兩年穩中有升,且美元基準利率遠高於人民幣,現在投資美國國債殖利率非常吸引人。這種操作的本質就是「做空人民幣」,結果也很明顯,人民幣匯率出現越來越大的貶值壓力,這也是最近半年發生的事情。

另外,人民幣迄今不能自由兌換,匯率也不能自由浮動,更不是國際定價貨幣,重要的是,國際金融市場缺乏人民幣資產來對沖相應風險。這些國家之所以願意用人民幣結算,看中的還是中國擁有龐大的美元外匯存底。所謂的「去美元化」只是其它國家缺美元時,企圖從人民幣身上賺便宜的權宜之計。

中國為了避免侵台遭國際制裁,高喊人民幣國際化、推倒美元霸權,還拉攏俄羅斯、伊拉克、北韓、巴西等國,在雙邊貿易擴大使用人民幣結算。財經專家印和闐在臉書PO文打槍,直言使用人民幣買不到足夠的糧食、能源與高階晶片,人民幣真正的價值背後是有「龐大的美元外匯準備支持」,中國自已也知道3兆美元外匯存底如果消失,世界不會有人要跟中國以本國貨幣結算任何東西,屆時人民幣就是「廢紙」,因此,人民幣國際化只是中國的大外宣罷了。

印和闐說明,中國要讓其他國家持有人民幣當外匯存底,只可能有3個原因:一是政治理由。巴基斯坦、寮國、柬埔寨、北韓、伊朗等國由於接受中國在資金上的支持,接受大量中國貸款,這些國家對中國如果有出口,接受以人民幣支付是現實上不得不然的選擇,只是這些國家使用人民幣對中國的好處不大,更多的是輸血餵養的性質。

第二個理由是,打折出售本國的外銷物品,俄羅斯與巴西等國屬於這個狀態。這兩個國家供應中國能源,對中國處於貿易順差的狀態,中國能提供的,是各類生活必需品的出口,但是一籃子生活必需品在國際上並非只有中國能提供,其他國家只要付出美元都能買到,中國只能用更低廉的條件回報資源國家的恩典。

最後一個理由是,中國有龐大的美元外匯存底。對其他本幣結算貿易帳的貿易對手國來說,人民幣真正的價值背後是有「龐大的美元外匯準備支持」,對那10個跟中國以本國貨幣結算貿易帳的對手國來說,他們只是把自己手上的美元外匯存底,以持有人民幣的形式暫時擺在中國而已。

印和闐指出,中國過去盡全力限制人民使用外匯,現在還努力招商爭取外商訂單賺取美元,都是有道理的。因為中國很了解如果3兆美元外匯存底如果消失,世界上不會有人要跟中國以本國貨幣結算任何東西,屆時人民幣就是「廢紙」。

而且,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使用人民幣買不到足夠的糧食、能源與高階晶片,這必須以實際上的貿易順差加上外國投資來獲取美元,才能達成這個目標;但是中國又要同時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這又必須以逆差的形式,讓外國賺取足夠的人民幣,才有可能達成。兩種情況不可能兼顧。

中國近期多項經濟數據表現不如預期,投行紛紛下修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不排除官方放手讓人民幣走貶救經濟,一但人民幣持續走跌,則亞幣競貶效應恐再度發酵,人民幣離岸價摜破7兑1美元大關

最近兩岸「小粉紅們」又大肆吹捧「人民幣又贏了」、「美元霸權地位再受打擊」;其實,連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報告都坦言,人民幣的貨幣國際化綜合指數百分比僅2.86%、遠落後於美元的58.13%。

繼巴西之後,阿根廷也宣布4月起改以人民幣支付「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出口其他國家依然收取美元),小粉紅們即刻情緒高亢,狂讚這是一個月內第二個國家「棄用」美元,將加快去美元化;尤其是人民幣「在中國」跨境交易中的使用量在3月首次超過美元,是推倒美元霸權的里程碑。

美元的確是貨幣霸權,尤其是聯準會暴力升降息,外溢效果衝擊開發中國家,也難怪馬來西亞總理安華提出AMF(亞洲貨幣基金)構想;但也只是不爽聯準會以鄰為壑,可沒提到人民幣取代美元。

相較小粉紅們的信口雌黃,中國人行「2022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可是很認真的透過對外負債、外匯交易佔比、利率衍生品佔比、貿易融資佔比、國際債券發行比例、各國外匯儲備貨幣等指標,製作了一個貨幣國際化綜合指數占全球貨幣百分比

189.jpg

4304753_1.jpg

php0f1bKu.jpg

phpLrD6Vq.jpeg

,人民幣國際化綜合指數雖持續上升,但僅2.86%,不僅遠不如美元的58.13%,也不如歐元的21.56%、英鎊的8.87%及日圓的4.96%!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人民幣優利定存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 Yu 的頭像
    Eric Yu

    游家仁的部落格

    Eric 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